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,目前赛事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。记者走访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(以下简称“广州赛区执委会”)各相关部门,感受喷薄而出的全运激情和湾区活力。
打造火炬 传递城市名片
广州赛区执委会竞赛和群众体育部部长助理马红建表示,广州赛区执委会合并竞赛部、群众体育部为竞赛和群众体育部(反兴奋剂工作部),一体推进十五运会14个竞体项目、3个群众比赛项目共162个小项筹办。同时,为更好实现“两个运动会同样精彩”的办赛目标,由竞赛和群众体育部(反兴奋剂工作部)承接残运会9个残奥聋奥项目及3个大众项目,确保竞赛组织资源充分集中,两个运动会竞赛组织筹备工作同步推进。
英皇体育平台据介绍,竞赛和群众体育部遵循“以竞赛为中心、以场馆为基础、以属地为保障”原则,统筹11个省属场馆、19个市属、区属场馆的竞赛筹备,按项目布局精准分配任务,联动广州赛区执委会场馆运行部,协同24个比赛场馆、6个训练备用场馆及8个属地行政区,形成“部门+场馆+属地”三维协同网络,确保筹备工作无死角、全衔接。
竞赛和群众体育部全力打造全民健身“示范窗口”,初步优选天河体育中心、二沙岛体育公园2个体育惠民工程观摩点;以“老城市新活力”“湾区共融”主题规划十五运会两条火炬传递路线,以“千年商都新活力”主线,规划一条残特奥会火炬传递路线。
值得一提的是,广州赛区非常重视文化赋能,积极打造火炬传递城市名片,强化赛会侧与城市侧协同,构建横向沟通顺畅、纵向协调有力的指挥体系,完成火炬传递线路专家论证和报批,编制火炬传递各专项工作方案,设计火炬传递脚本。
拟录取超万名“小海豚”
体育赛会志愿者的岗位种类繁多,涵盖了赛事的方方面面,从赛事运行到接待服务,从媒体宣传到后勤保障,每一个岗位都不可或缺。
“小海豚”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的昵称,分为竞赛类、专项类、通用类,志愿者服务贯穿赛前、赛中和赛后。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副部长魏晓丽表示,广州赛区赛会志愿者招募主要采用了“馆校对接”机制,赛会志愿者主体来自广州地区的47所高校。自去年12月5日开放报名以来,广州赛区收到广州地区高校学子非常踊跃的响应,报名人数达到6.9836万名,“经过严格选拔,目前拟录取的广州赛区志愿者共有14080名(其中十五运会9050人,残特奥会5030人)。目前,近1.6万人次的预录用赛会志愿者均已完成通用培训。”
志愿者还活跃在城市侧,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。截至7月20日,广州地区开展新彩广州全民志愿行动系列活动总计160场,15088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,覆盖市民群众426035人次。
高标准筹备残特奥会
广州赛区执委会残特奥部副部长钟赋春表示,力争标准化统筹无障碍环境督导工作、专业化推进分级服务工作以及精细化落实辅具保障工作,以高站位、高标准、高水平、高质量推进残特奥会各项筹备任务。
一是场馆及周边维度,通过改造前参与设计、改造中开展督导、验收时组织试用,建立完善的无障碍工作机制。全程参与10个残特奥会场馆改造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和6个市属场馆无障碍编制工作。
二是接待酒店维度。全面参与残特奥会接待酒店遴选,会同接待部实地调研3轮共19家接待酒店,按照“一酒店一清单”形成报告,全面反映酒店无障碍改造基础。
三是抵离及交通维度。对“一场三站”开展2轮共23次无障碍督导,重点督导广州东站无障碍环境,形成1份专题报告。全力推动无障碍交通工作,联动各方力量寻求无障碍交通解决方案。
四是城市侧维度。联动市直职能部门,全面梳理全市重点场所、重点线路及场馆周边场所的无障碍设施问题,对11个区的400余处建筑与道路单元进行无障碍专项体检,形成了300余份技术评估报告。完成市政道路方面问题整改500余个,公共建筑方面70个。
文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: 孙嘉晖 通讯员:十五运广州赛区执委会图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王燕 通讯员:穗文明、十五运广州赛区执委会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:赵小满
发表评论